今年以来,涪城区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,以柔性执法为抓手,通过分级监管、技术赋能、深化帮扶,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,助力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“双优化”。
优化监管机制
统筹日常巡查、信访办理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执法工作,科学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,实现“一次进门、全面体检”,为企业减负增效。完善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,将600余家固定污染源纳入移动执法系统监管,其中重点污染源23家,较2024年新增8家。建立差异化监管名录,综合企业环保信用等级、污染排放情况等因素,将辖区内环保手续齐全、污染排放量小、污染防治设施齐备且正常稳定运行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,做到无事不扰。
强化智慧防控
构建“智能感知+数据研判+精准溯源”的科技化执法方式,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、无人机等“哨兵”作用,实现环境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置。协调区财政投入300万元,筹建涪城区大气污染防控智慧化监管信息平台,拟将全区94家涉气工业企业纳入监管平台,引入远程视频监控与用电监控,织密“空天地”一体化监管网络,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深化服务指导
组织开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专项培训和执法实务培训,引导执法人员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。持续开展“执法+服务”活动,建立“事前指导+事中规范+事后回访”闭环机制,采取“一对一”帮扶、环保管家“体检”等方式,对辖区51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工作,并逐一制定问题整改方案,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2025-04-11
2025-04-10
2025-04-10
2025-04-10
2025-04-09